职称:教授,博士生导师
称号: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,特聘教授
通信地址:广西桂林市七星区育才路15号广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
张师超 教授--个人主页 |
张师超,国家人事部2004-2005年度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人选获得者(全国首批20人入选者之一),全国政协第十二界委员,广西政协第九、第十届常委,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、广西优秀专家、入选广西“八桂学者”、广西高校首批跨世纪人才培养对象。1997年毕业于中国原子能科学院应用数学专业,获博士学位。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,以及澳大利亚Deakin大学留学。张师超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牵头申报并获得广西重点学科1个、广西重点实验室1个、硕士学位点2个;他指导5名青年教师从事教学、科研,引导其加入研究团队,其中1人晋升为教授,4人晋升为副教授;指导了硕士研究生25人,有5人在AAAI、KDD、ICDM会议发表论文,8人在SCI国际杂志发表了论文;毕业的15人中,有10人获得国外大学奖学金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、3人被邀请到国外大学访问研究。作为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与ChengqiZhang教授合作指导了博士生4人。长期从事数据挖掘和大数据的研究,主要在大数据划分挖掘、多源数据挖掘、动态模式维护、非频繁模式挖掘、代价敏感学习和kNN分类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。近年来在Springer 出版学术专著3部,国际核心期刊独著论文12篇,作为第一或通信作者在国际SCI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,包括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A类杂志《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'Systems》和《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》发表论文20多篇,Trans论文40多篇,主持了国家级项目18项、省部级项目10多项。谷歌他引两万余次,中国高被引学者、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(1960-2019)。先后主持了国家级项目共18项,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6项、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3次。历任TKDE和TKDD等5个国际期刊的副编辑(AE),国际会议主席、程序主席/副主席10余次。
数据挖掘、机器学习
●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的副编辑
(Associate Editor, from 2007);
●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的副编辑
(Associate Editor, from 2004);
● IEEE Intelligent Informatics Bulletin的副编辑
(Associate Editor, from 2004);
●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ta Warehousing and Mining的评审委员会委员(from 2003);
● Applied Intelligence的评审委员会委员(from 2006);
●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、 IEEE Intelligent Systems、IEEE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Bulletin、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、Applie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、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ta Warehousing and Mining的专辑编辑。
近五年学术会议任职:
●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(ICDM 2006)的程序委员会副主席;
●The 9th Pacific Ri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(PRICAI 2006)的组织委员会主席和程序委员会副主席;
张师超教授迄今已在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,在Springer出版合著专著2部、合著编著1部。2002年以来发表的主要论著目录如下:
学术专著
1. Chengqi Zhang and Shichao Zhang*, Association Rules Mining: Models and Algorithms. Springer-Verlag Publishers in Lecture Notes on Computer Science, Volume 2307, p. 243, 2002.
2. Shichao Zhang, Chengqi Zhang and Xindong Wu, Knowledge Discovery in Multiple Databases. Springer, p. 233, ISBN: 1-85233-703-6, June 2004.
学术论文集
3. Shichao Zhang and Ray Jarvis (Eds.), AI 2005: Advanc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(18th Australian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), Springer-Verlag Publishers in Lecture Note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, LNAI 3809, p. 1344, December 2005.
国家级项目
(1)1994年12月至1996年12月: 主持并完成了国家863计划“863-306-05-09-2D”课题:“模糊时态推理的研究”;(5.0万)
(2)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: 主持并完成了“69483002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:“时态数据库中若干问题的研究”;(8.0万)
(3)1996年6月至1997年12月: 主持并完成了国家863计划“863-306-05-06-2”课题:“推理模型及相容性的研究”;(10.0万/6.0万)
(4)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:主持并完成了“60463003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:“多数据库挖掘的模式发现系统群”。(23.0万,优秀)
(5)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:主持“90718020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:“软件修改历史数据中的模式发现”。(50万)
(6)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:主持“2008CB317108”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课题:“不完全信息集合中的模式类推发现”。(40万)
国际研究项目Strategies for Multi-Database
(7) 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:主持并完成了(DP0343109) Efficiently Mining, 澳大利亚ARC;(25万元)
(8) 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:主持并完成了(DP0559536)Ontology Based Group Pattern Discovery from Multiple Databases, 澳大利亚ARC。(100万元)
(9)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:主持并完成了Efficient Strategies for Mining Negative Association Rules. 澳大利亚small ARC。(12万元)
(10)2004年1月至2004年12月:主持并完成了Mining association rules with database-independent minimum-support。澳大利亚small ARC。(12万元)
1.成果类
1994年“时态数据库及其演绎”获广西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(排名第一);
1994年“时态推理的若干问题研究”获广西青年科技进步奖(独立);
1997年“不确定推理的几个问题研究”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(排名第一);
2004年获PRICAI-2004会议最佳论文(排名第二);
2006年获ICDM-2006会议KAIS杂志最佳论文(排名第一);
2006年“关联规则挖掘的若干理论和技术的研究”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(理论类,一等奖缺)(排名第一)。
2.人才类
1994年获广西高校跨世纪人才(第一批),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委员会;
1998年获广西“十百千人才工程”第二层次人选,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;
2006年获首批人事部2004—2005年度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人选
(全国总计有20人获得,主要集中在信息科学、生命科学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国家重点发展行业和领域),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;
2007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专家(第六批),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。
本科生课程
编译原理软件工程数据库技术与应用
研究生课程
人工智能高级数据库技术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